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进行理论化探索
2025-10-1615:37:22来源:作者:

延安时期,为了从根本上肃清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在党内的影响,毛泽东欲推动在全党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为了帮助同志们找到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1941年3月,毛泽东将自己在1930年至1933年间完成的农村调查报告汇编成册出版,并重新写了序言和跋。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毛泽东鲜明而尖锐地指出:“所以印这个材料,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毛泽东着重阐述了调查研究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并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1941年5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历时四年的整风运动。毛泽东认为,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在一个较长时期里之所以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党内严重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情况的风气。调查研究成为延安整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党内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的现状,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又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任务,指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要求全党必须“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和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

为了有力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党中央决定从设立机构、确立制度两方面着手。1941年7月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设立调查研究局的通知》;8月1日,发布《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文件深刻指出,党成立20年来,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给革命带来的严重损失,尚未被全党同志彻底认识,“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并提出设置调查研究机关,作为中央和各地“工作的直接助手”。毛泽东发人深省地告诫党的高级干部:“不调查不研究就不得了,就要亡国亡党亡头。”这是我党第一次发布有关调查研究的中央文件,随后中共中央、中央分局及各省委先后成立了调查研究的专门机构。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下设中央调查研究局(作为中央一切实际工作的助手,担负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社会阶级关系各种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内设调查局、政治研究室、党务研究室三个部门。毛泽东同时兼任中央调查研究局局长和政治研究室主任。之后,为深入了解并掌握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调查研究工作更好地实施,1942年3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又专门发布了《关于检查调查研究决定执行程度的通知》,指出:“中央颁布的调查研究决定是反主观主义的重要指示”,各地要详细检查执行调查研究决定的成绩、缺点和经验,作出总结,报告中央。

为了推动执行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做了许多理论阐释。1941年9月16日,《解放日报》刊登胡乔木《为什么要向主观主义宣布坚决无情的战争》一文,认为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乃是全民族的思想革命的动员令乃是中国的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宣告决战的纪念碑”。彭德怀负责的中共中央北方局不仅出台具体执行调查研究的文件,还编辑出版了红色期刊《调查研究》。

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毛泽东的推动下,各中央分局及各省委深入贯彻落实调查研究。当时的延安,从中央机关到地方组织,先后成立了各种类型的调查团。全党上下开展了一场深入、深刻的调查研究活动。

1941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成为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思想革命的动员令”,从此,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并迅速在党内蔚然成风。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