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才溪乡调查》的主要内容
2025-10-1615:35:46来源:作者:

《才溪乡调查》全文9000余字,从行政区划、代表会议、此次选举、乡苏下的委员会、扩大红军、经济生活、文化教育七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才溪乡的苏维埃工作。

关于行政区划,调查报告列出了才溪的隶属、区划组成:“中央苏区有名的上下才溪,属于福建上杭县的才溪区。才溪区自新划行政区后分为下列八个乡:上才溪、下才溪、岭保、同康、曾坑、文才、大地、下王。”毛泽东在文中重点写了他亲自调查的上下才溪。

关于乡苏代表会议,调查报告从代表数、代表团(代表主任)、代表与居民的关系、代表的政治表现、代表的调动与补选、女代表等6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毛泽东特别重视最基层的村政权建设,指出:“乡的中心在村,故村的组织与领导成为极应注意的问题。将乡的全境划分为若干村,依靠于民众自己的乡苏代表及村的委员会与民众团体在村的坚强领导,使全村民众像网一样组织于苏维埃之下,去执行苏维埃的一切工作任务,这是苏维埃制度优胜于历史上一切政治制度的最明显的一个地方。长冈、才溪、石水等乡的办法,应该推行到全苏区去。”

关于选举,重点指出是由选举委员会领导选举,列出了选举的准备、参与选举的人员、选举的过程。调查报告指出:“选举大会,选民到百分之八十。病的,放哨的,在合作社工作出外办货的,女子坐月的,共约百分之二十没有到。老人撑着棍子到会”;“为着选举开的会很多:工会、贫农团、妇女会、互济会与反帝同盟合开会员大会,儿童团、少队都开了会,党团员会先开。有标语,有小册子。所以今年的选举宣传,比去年普及得多,大多数人都了解选举的意义”。才溪乡的民主选举运动轰轰烈烈,卓有成效,使才溪成为中央苏区民主建政的模范。毛泽东在调查报告里说:“上下才溪的选举是一般成功了的。他们的选举宣传,他们的组织候选名单与发动群众对候选名单的批评,他们的联系选举于别项工作,他们的组织工人与女子当选,都充分执行了中央政府的选举训令,成为苏区选举运动的模范。”

关于乡苏下的委员会,调查报告列举了上下才溪的乡苏下设的拥护红军、优待红军家属、查田、选举、土地、劳动、山林、逃兵归队等委员会,对各委员会的人数组成、所开展的工作的范围、所起的作用等进行了叙述。毛泽东对才溪的各种委员会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乡苏维埃下许多委员会的组织及其领导,成为乡苏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在才溪乡再一次证明了。中央政府已经采纳各地的经验,规定到地方苏维埃组织法里面。”

关于扩大红军,报告列举了上下才溪青壮年男子绝大多数参加红军的事实,同时总结了扩红的基本做法,分析了上下才溪的工作开展得好的原因。调查报告指出:“全区以上下才溪两乡扩大红军成绩最好。主要原因是优待红军家属、慰劳红军工作历来不错。”在报告中,毛泽东总结了才溪扩大红军的重要经验,指出:“大数量地动员群众去当红军,依靠于:

(一)政治上的充分的宣传鼓动,废弃一切强迫办法;(二)充分地优待红军家属;( 三) 健全的编制与训练地方武装。而优待红军家属,是使群众欢喜去并且安心留在红军部队的一个根本工作,长冈乡、才溪乡的经验, 给我们完全证明了。”同时,毛泽东指出了经济建设与扩大红军的内在必然联系,进一步阐明了经济建设、生产建设对革命和扩红的重要性:“这样大数量地扩大红军,如果不从经济上、生产上去彻底解决问题,是决然办不到的。只有拿经济上的动员配合着政治上的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热潮,达到如像长冈乡、才溪乡一样的成绩。”

关于经济生活,调查报告对才溪乡的劳动力问题、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犁牛合作社、群众日常生活、物价、经济公债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精辟的评述。毛泽东在调查报告中,对才溪经济建设的成就给予十分高的评价:“劳动合作社 ( 别地称劳动互助社 )、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组织了全乡群众的经济生活,经济上的组织性进到了很高的程度, 成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这种经济战线上的成绩,兴奋了整个群众,使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苏区发展苏区而手执武器上前线去,全无家庭后顾之忧”,“这一铁的事实,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武器,去粉碎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如像说国内战争中经济建设是不可能的,如像说苏区群众生活没有改良,如像说群众不愿意当红军,或者说扩大红军便没有人生产了”,“我们号召全苏区几千个乡一齐学习这几个乡,使几千个乡都如同长冈、才溪、石水一样,成为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

关于文化教育,调查报告全面介绍了上下才溪办学的情况和发展教育的各种方式,上下才溪均设有日学、夜学、识字班、读报团、俱乐部、墙报、识字牌等,并且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及具体的办学规定等。调查报告以质朴的文字,实在的数字,真实反映出才溪文化教育的新成就,由此有力地彰显才溪的文化教育情况与当时广大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的面貌的巨大差别,从而证明才溪是中央苏区发展文化教育的模范。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