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红色资源
衰坑改发坑
2025-10-1017:00:24来源:作者:

发坑是才溪的一个自然村,原名衰坑。土地革命前,衰坑村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地主豪绅占有衰坑村80%的土地。广大村民交租后,一年的劳动成果所剩无几,没有粮食,只好忍受高利贷的残酷剥削。许多人卖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田地和房屋;有的人甚至卖了妻子和儿女后仍无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流浪异地。全村70户中,18户被逼外出做工,30户被逼外出乞讨。该村被外村人认为是倒霉的村庄,被习惯性地称为衰坑。

1929年7月,才溪人民革命暴动胜利了。衰坑人民团结奋战,不怕牺牲,把原先落后的山村建设成一个模范村。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在才溪调查期间来到衰坑组织调查会,当听到代表们兴奋地汇报衰坑妇女团结起来闹革命,组织起来搞生产,还组织了洗衣队、慰劳队、草鞋组,成了支前的主力军,而且还很快学会了犁耕等农活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劳动合作社时,毛泽东高度赞扬了衰坑人民的工作,并亲切地对代表们说:“有共产党的领导,以后会兴旺发达起来的。衰坑这个名字不好,我看不如改成发坑吧……”后来,毛泽东把“发坑”这个村名写进了《才溪乡调查》一文中。

毛泽东把衰坑改名为“发坑”的消息像和暖的春风,吹遍了发坑人民的心田。此后,发坑人民在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坑村被誉为模范村。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