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旧址位于长汀水东街屙尿巷黄宅(已拆)。
1931年11月,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上第一所“通信黄埔军校”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在长汀正式创办,毛泽东、朱德亲自选址并参加开校仪式,周恩来亲自上过密码编制课程。学校的创办,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千里眼、顺风耳”,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是中央苏区第一所正规化的红军无线电学校。
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始于1931年。在此之前,红军的通信、联络全靠步兵或骑兵传递。无线电通信的出现,显著增强了红军战斗力,在保障军事作战和政治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有了无线电通信,红军从内线转到外线作战就更加灵活了,部队就更能撒得开、收得拢了。1931年上半年,红一方面军举办了两期无线电训练班,开始培养自己的无线电通信人才。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随着革命形势发展的需求,沟通中央政府与上海党中央、各省苏维埃政府的联系,沟通中革军委与各方面军、各军团的联系,以及沟通各军团之间的联系,无线电通信的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但红军无线电人才又极为短缺,因此中革军委决定创办红军无线电学校,大力培养人才。对于校址的选择,毛泽东、朱德两人的意见不谋而合,他们相中了中央苏区最为繁华的城市——长汀城。当月,红一方面军在长汀城水东街屙尿巷黄宅开办红军无线电训练班第3期。1931年11月底,中国红色人民军队的第一所无线电通信学校在福建省长汀县城水东街正式成立,校名为“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校址具体为水东街屙尿巷黄宅(已拆,现址为水东街龙洲超市背后的一排小吃店)。校长刘光甫,政委杨兰史(后为曾三), 教务主任沈毅力,教员有陈士吾、魏明道、黄乐天、杨笑是、李柱南等,学员有36名,这是中央苏区时期招生最多的一届。学校严格按照军事化管理,将学员编成一个排,钟夫翔任排长。学校成立之日,在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参谋长郭化若的陪同下,毛泽东、朱德来到学校看望全校师生, 两人还讲话鼓励全体学员刻苦学习,当好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为革命立功。
无线电通信无疑是当时的高科技,因此培养无线电通信人才成为红军的最高机密。中革军委从保密的角度考虑,在1932年2月中旬红军组织攻打赣州期间,将学校秘密迁至瑞金的洋溪村。不久,学校更名为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
自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红军通信学校先后培训报务、机务、电话、司号、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000多人,这些学员大部分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各级通信分队,还有小部分学员被输送到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等苏区。这些红色“听风者”,人数虽然不多,其作用堪比千军万马,他们在长征、全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无数功勋,创造了许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