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福音医院旧址位于长汀县城东门街东后巷58号。
1932年,毛泽东了解到福音医院只有6名医生时,指出:“现在环境比以前稳定了,我们应该训练自己的军医,光会涂碘酒是不行的。”他特别强调要傅连暲注意培养干部,以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不久,傅连暲在福音医院创办了附属的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傅连暲兼任校长。学习期限1年。第一批学员为中央看护学校毕业留下来继续深造的8名医训人员,加上新招收的学员一共20名。根据部队卫生工作的特点和作战地区的特点,傅连暲利用夜晚时间编写了外科、内科、急救、处方、药物学、绷带学等6门课程讲义。课程讲义在汀州城内用石印印刷出来,分发给学员学习。后来红一、三军团还特地把讲义翻印了发到部队里。由于当时前线急需医生,第一批学员还未等到毕业,就陆续被分配到各红军部队去工作。1933年初学校迁往瑞金叶坪,10月与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合并,仍取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成为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中央红色医务学校为我军训练了第一批医务人员,在革命战争中,这些同志和部队一同南征北战,出生入死,除了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员,其余都成了我军卫生工作的领导骨干。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的摇篮。
汀州福音医院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分前后两院,坐北朝南,由门房、医馆、男病房、女病房、医疗室、手术室等9幢中西合璧式的土木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87平方米。1956年、1989年相继维修,现保存完整。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