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底,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迁至江西瑞金,校长萧劲光,政委张鼎丞。1931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将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和红三军团随营学校等3所红军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32年2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校址设在瑞金城内夫子庙后杨氏宗祠。萧劲光、刘伯承、叶剑英、何长工等先后担任过校长。红校共办了6期,仅1至4期就为红军部队培养输送了6200多名排以上军政干部,对加强红军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大贡献。1933年10月,中革军委将红校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红军彭杨步兵学校、红军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地方游击干部学校5所学校。这标志着红军院校教育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初、中、高级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