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文化遗产
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闽粤赣边红军军事政治学校)
2025-10-0915:33:49来源:作者:

1930年12月15日,龙岩失守,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复迁至龙岩大池,为了纪念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工人运动领袖杨殷烈士,红军学校改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校长萧劲光,政委张鼎丞,以培养排、连指挥员为主要目标。

1931年春,因龙岩失守,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随闽西苏维埃政府迁往永定虎岗,入驻汉阶楼“新屋”。根据党中央关于成立闽粤赣边特委的指示,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别委员会、闽粤赣边区军事委员会、红军闽粤赣边军区司令部成立,同时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也被称为闽粤赣边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萧劲光,政委张鼎丞。 1931年5月下旬,中共闽粤赣边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苏维埃区域的组织决议案》,将闽粤赣特区改为闽粤赣省,中共闽粤赣边特委改为中共闽粤赣临时省委,省委机关先驻永定虎岗。同年7月,敌军围攻虎岗。虎岗陷落后,军校又迁至上杭县白砂镇(具体地址不详)。

1931年9月初,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迁至长汀县城郊办学,校址设在长汀县大同镇罗坊村罗公庙。罗坊村是红军进入长汀城的必经之路,当时红军驻扎的大都是祠堂、庙宇,此地的罗公庙后殿很宽敞,可容纳红军几百人,且离长汀县城也仅3里左右。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设在此地非常有利。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