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编研论述
闽西苏区早期干部教育的迫切需求
2025-09-1218:15:49来源:作者:

闽西苏区的教育工作,是从干部教育开始的。自从各县各区乡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来,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干部越来越显得缺乏。革命暴动之前,闽西总人口中,文盲占80%,闽西教育之落后可见一斑。尤其是红军基层的军事指挥员,他们不仅政治水平不高,许多政治工作开展不好,而且军事方面的素质极低,例如红军中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等,对红军队伍的建设发展极为不利。当时红军干部战士多是从农村暴动队、赤卫队来的,甚至有一部分是历次作战的俘虏兵,他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缺乏必要的军事素养。因此闽西苏维埃政府明确指出,要养成在革命环境中所需要的革命工作的干部人才。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革命的干部人才就成为苏区教育的首要任务。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第240期著文称:“谁要是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就立刻看见是一个自由光明的新天地,这里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苏维埃政府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为了这个目的,给予群众政治上与物质条件上的一切可能的帮助。”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的红四军转战闽西、赣南地区,努力开辟革命根据地。特别是1929年红军三打龙岩城后,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开展得如火如荼,苏维埃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工农武装急剧发展、壮大,苏区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领导革命的工农干部。随着红军转入以正规兵团运动战进行大规模反“围剿”作战阶段后,随着人员的消耗、补充和兵力的发展,加强干部的培养和部队的训练迫在眉睫。因此,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为了适应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的发展,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培养造就军事干部就成为红四军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