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升级,闽西人民抗日情绪随之高涨起来。闽西各地的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发展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采取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方式,领导闽西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闽西的各地党组织同国民党合作成立了工、农、青、妇及文化界的抗日救亡团体和各界抗敌后援会。创办和出版了30多种抗日救亡报刊,并通过会议、通信、训练班、夜校等活动形式,培训抗日救亡干部,以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需要。闽西各地的抗敌剧团和各类宣传队、服务团,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出《小英雄》《放下你的鞭子》《红心草》《火焰》等抗日戏剧,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黄河大合唱》《保卫大福建》等抗日救亡歌曲,广泛发动群众,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闽西各界群众纷纷踊跃劝募、捐献,除了积极担负救国公债、国防公债和国难防务捐外,还不断自动捐募寒衣、布鞋、军毯及各种慰劳品等。闽西华侨迅速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舆论、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祖国抗日,还组织抗战宣传队,利用壁报、白话文告和漫画等多种文艺形式,由城市转到偏僻山区进行巡回宣传,以激发海内外同胞的抗日救国热情。
大批闽西热血华侨青年回国奔赴抗战前线,在回国的闽西侨胞青年中,不少青年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缅甸归侨陈康容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1938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任中共永定岐岭支部宣传委员,1940年秋被捕,受尽毒刑拷打,仍坚贞不屈,就义时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