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永定暴动后,中共上杭县委派县委宣传部长邓子恢前往永定,了解暴动情况并研究协同作战。邓子恢到达永定以后,看到农民武装士气高昂,便及时向中共永定县委书记罗秋天建议趁革命群众热情高涨,赶快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永定县委接受了邓子恢建议,决定将暴动武装集中, 组成1个红军营,共辖3个连,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溪南红军营成立之后,在张鼎丞、邓子恢等人领导下,3个连同时向金砂周围的地区出击,立即在各村庄捉拿土豪劣绅,收缴枪支,没收土豪劣绅财产,烧毁田契债据,分配谷物,各乡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二废”(废租、废债)、“三抗”(抗捐、抗粮、抗税 ),并着手分配土地,选举产生乡苏维埃政府。
当时,先后有双溪、樟园、赤半、太平、中金、三坊、秀溪、玉石、卓墩、秀山、西一、西二、中石等13个乡成立苏维埃政府。乡苏下设土地没收分配委员会、军事部、财政部、肃反委员会、文化部等。乡苏成立后积极领导农民开展反对豪绅地主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全乡土地进行调查、登记,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组织赤卫队,实行赤色戒严,严防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没收地主豪绅及一切反革命分子的粮食和财产,并向他们筹款作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作战的经费,镇压反革命等。溪南各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8月初,全区开展民主选举工作。8月中旬,在金砂金谷寺召开溪南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同时,大会颁布了张鼎丞、邓子恢等人调查研究后起草的《土地法》《劳动法》《肃反条例》《婚姻条例》等新法令。这些新法令,在溪南地区武装割据期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执行。
溪南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宣告了在这块土地上旧政权的终结,标志着溪南地区武装割据局面的正式形成,溪南区成为福建省第一块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形成以前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建立起来的第一批工农民主政权,是完全不同于数千年封建旧政权的一种新型的工农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