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建县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县署驻莲城堡,南宋《临汀志·建置沿革·莲城》中记载“因其素号莲城村以名之”,县名就确定为莲城县,后世改名为连城县。建县前未有城池,老百姓遇兵灾战乱,只能上冠豸山(时称东田石)躲避。为解决城区安全防御问题,建县后第三年开始修建城池。
南宋初期首创城池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县令丘钦若始筑土城,旧址位于今县政府所在地的四周。城长三百丈,折合今天950米,城内周合计一里一百四十步,县城初步建立了城防体系。但城池比较小,只能容纳居民七百家,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城池外,这是连城历史上第一次有城墙。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县令杨立中组织维修城墙,首次给三个城门命名。绍定年间受“虔寇”之乱影响,连城城池被毁,端平年间重筑。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县令罗应奇重修土城,作瓮城三座,改东门“朝京门”为“通京门”,南门“龙川门”为“熏风门”,西门“腾骧门”为“秋成门”。
元至正六年(1346年),邑人罗天麟、陈积万起兵反元,县城被义军攻毁,元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土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县城被红巾军袁景部攻陷,城池复毁。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摄县事马周卿重建土城。
明初,城墙仅存瓮门四座,洪武年间重修。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沙县邓茂七反,连城城池又毁。
正德年间扩城筑砖
明正德四年(1509年),连城县令蒋玑扩建土城,长七百余丈,约2300米。土城设城门六,大的4个,小的2个。
大的为东城门“寅宾门”、南城门“安阜门”、西城门“秩西门”、北城门“拱北门”,负责交通驿道、人员货物进出;小的为城内居住的老百姓挑饮用水方便进出所建,人们叫东水门、西水门,官名“福汲门”“清泰门”,上面各建城门楼。此时,因城池的扩大,县城的居民大部分纳入了城池的保护,仅有少部分在城池外居住。这些城外的居民依城而居,遇乱则进城投亲靠友。这时的城池大小基本维持到连城解放初期。
仅明正统年间至正德九年(1514年)短短的78年,连城4次遭遇大规模的“匪乱”,每次均“城毁人亡”。正德九年(1514年),因土城防卫能力弱,邑人、时任刑部郎中的童玺上疏请筑砖城,获朝廷批准。福建按察使司兼分巡漳南道佥事胡琏下令募建连城砖城,时童玺捐建3丈、义民捐筑270丈、官方筑城500丈,共筑773丈,相当于今天2473米,稍大于正德四年所筑土城。
城墙旧址东起今连城一中的东台山,南至文川桥,西至连城大酒店后,再从县政府背后直向116路北路口,116路北路口与连城一中东台山连接,像一把芭蕉扇形。这是连城历史上第一次建筑砖式城墙,城墙的防护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正德十四年(1519年),福建按察使司兼分巡漳南道佥事周期雍巡视连城,看到瓮城还是土城,于是令连城县丞黄钟岳用巨石垒址,建造砖式瓮墙,高一丈七尺(5.44米),城门6个不变,这是城池瓮城历史上第一次用城砖建造。
同年,连城知县吴瓒到任,便与县丞黄钟岳于县治后的城墙上首建雄镇楼,此楼建于连城县城内之最高处(今连城档案馆旧址),四周敌情一眺而尽收眼底。百姓还在雄镇楼前建功德祠,作为童玺的生祠。
嘉靖年间智破火攻
明嘉靖二年(1523年),汀州卫经历杜泰、汀州府推官秦僎,与义民数人,先后捐建城楼6座。汀州府通判毛公毅在城墙上的马道建木质窝铺30余间,后接续者连城知县方进以砖改建。
嘉靖十八年(1539年),连城主簿余德敷修建东城门安东楼,位于原东面“寅宾门”上,可以和南城门“安阜门”互为照应,增强城池的瞭望、防卫能力。曾任宿松、迁江、潮阳三地知县的邑人李旦所撰《安东楼记》中称赞主建者:“是卫我者,是脱我子孙之锋刃者,是使我子孙处万山中而诗书弦诵犹中州者,是生死而肉骨者也。”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十五年(1556年),大水冲毁城垣和南门,连城典史潘瑞主持,耆民襄助,重修城墙。
嘉靖四十年(1561年),粤、赣、闽一带农民起义四起,围城之民大饥,死者枕于道。连城父老推荐汀州府推官刘宗寅代理连城县令,说他“莅政期年,谳断平允,大有惠声……非刘侯莫能生我”,并派出代表奔赴福州向福建巡抚请命。时任福建巡抚游震得“急檄侯行”,刘宗寅遵令到任。时广东程乡农民起义军迫近连城,想用火攻破城——烧毁文川桥引起大火,进而将大火蔓延至离文川桥仅数米之遥的南面“安阜门”城门楼。
危急时刻,刘宗寅令撤去靠近城池的文川桥亭三座,火攻之策夭折。刘宗寅巡视城郭,看到城垛较矮,不利于防守,于是垒高城垛增强防卫,还在城墙上增制窝铺数十间,方便守城将士休息、居住。
第二年“乱平”,调往别处“平乱”的刘宗寅离开连城时,看到文川桥桥亭拆去,还未修缮,百姓通行不便,于是捐出薪俸五十两,由刚到任的连城知县许尚静重建文川桥。
崇祯年间升高城池
明崇祯八年(1635年),汀州知府唐世涵因连城城池太矮,不利于防守,便下令增高城池三尺,高度达二丈,即6.4米。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农民起义蜂起,天下大乱,连城县令顾祖奎加高城垛二尺,城的总高度达到二丈二尺,即7.04米。
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代连城首任知县徐承泽带领官员接管连城,建北山楼(在“拱北门”)三层,添设木城,重建县治后雄镇楼。十二月,乱兵合围连城,城毁遂陷,徐承泽等官员被杀。
顺治五年(1648年),城垛崩圮,汀州府经历、代理连城知县的裘良怡募工修好,修北山楼,建敌楼三座,窝铺十间,多备火药、器械,以备防御。顺治六年(1649年),官府采取移民入城、圩市入内、加强防卫、主动平乱一系列措施,社会方得稳定,百姓开始安宁。
清康熙五年(1666年),连城县令杜士晋重建城门楼炮台四座,建望楼18所,改雄镇楼为雄镇台,鼎建一新。因在城墙上增设炮台,攻击距离和威力加大,防护能力较过去极大增强。
康熙六年(1667年),杜士晋建东门城门楼,因飞檐如翼、高耸入云,名曰飞翼楼,建在原安东楼基础上。杜士晋撰《飞翼楼记》,描述这里景色为“万树竞岩,四望蓊葱,云移烟蹛”。
清嘉庆四年(1799年)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城池。
民国时期拆城毁基
民国初期,连城县城城池基本保存完好,其上的城门楼都完备。1927年,时任福建省防军混成旅补充团长的罗藻计划修建县城到朋口的公路,拆除西水门和西门城墙,城墙开始破损。
1934年,国民党军为围剿中央苏区红军,从龙岩修筑公路至连城,第八十三师陈武旅进占县城。为方便车辆进出,国民党军拆除东门城门和飞翼楼、部分城墙,扩大城内公路,城墙残缺进一步扩大。
1939年,因拖欠教员工资,时任县长池彪拆除了南门至东门的一段城墙,地皮出售商人建店铺,所得用来支付教员薪水,连城百姓斥之为“拆城墙,卖官基”,东南面城墙荡然无存。
1945年,北城门(俗称“城门窿”)因国民党士兵在城墙上跑马,导致城门塌陷,把一个经过的老妇人压死。为安全起见,北城门随后被拆除,拆下来的城墙砖被人抬去盖房。城墙砖又长又厚,一块顶普通砖好几块。据连城学者罗滔回忆,北城门并非常见的拱形,而是方形,长两丈、高一丈五、宽一丈,相当于今天的6.67米、5米、3.33米。
1949年11月6日,连城解放,当时城墙破败颓废、城砖丢失,惨不忍睹,有的地方仅存矮墙,随时可能崩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1953年,需要修建连城至宁化公路,为避免长途汽车入城,县政府辟建了当时的环城公路,拆除东门桥头至三角坪、北门闸口巷部分民居和县城剩余的城墙。
连城自有城墙的历史,近890年。目前能看到的城墙遗址,为文川桥附近的一段。这段城墙遗址修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10年,也给当地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思念。而今,连城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正在建设,文川桥附近的这段正德年间城墙入列保护项目,正在重修。不久,她将散发出历史的芳香,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连城苦难而辉煌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