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地名文化
漳平老城记忆
2022-08-0511:20:16来源:作者:陈龙林

漳平于明成化六年(1470)置县,驻地在漳水上游、千山之中地稍平衍的一个小村落。这里本为荒芜之地,长满了菁草,乃以草为地名,号曰小菁社,隶于居仁里。因县城建在这里,从而改变了这个小村落的命运,成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此积淀了500多年的县城文明史,留给老城人悠远绵长的回忆。

(一)城池

置县之初,严格地说,这里还不能称为“城”的,因为没有城墙。“城”无防必危。明弘治四年(1491),龙溪石锥岭人温文进率寇攻打小菁,省副使司马垔率兵进剿,温部被杀百余,遂转移他去。县治乃立木栅为守,但这仅为权宜之计,木栅虽废了又立,终究还是不安全的。


1659670029821919.jpg

1659670087303834.jpg

 1659670124370643.jpg

置县后的第43年头,即明正德八年(1513),第十二任知县(浙江金华武义人)徐凤歧到任后,面对流寇压境,他跃马提兵逐之,寇逃窜而去。作为任上最重要而紧迫的事务,他决定动用官费,凿池筑城,保境安民。城由砖石砌筑,并择耆宿陈文等负责监督施工。这个浩大工程一修就是八年,直至正德十五年(1520)才完成。竣工后,取名“菁城”,并书“胜域”,均刻在城门上。城呈椭圆形,东起山川坛、水车尾,西至社稷坛,南临九龙江,北界福满洋。城墙周长620丈(约合2066米),高1.8丈(约合6米),分设四门:东曰迎恩,西为偃武,南名朝阳,北称拱辰。上筑城楼及7个窝铺。南面临江,设有上、中、下3个水门。东西面和北面挖有护城濠。其范围即今东门红绿灯起,南沿江滨路至西门头,北沿解放路至西门头。东西长约850米,南北宽约320米。受邑太学生朱珏、陈翀之嘱,徐候的功绩由户部郎吴仕典作《筑城记》载入漳平史册。


1659670215578969.jpg

建成后,老城历经明清大小7次维修,费尽了多任知县的心血。其中最大一次重修为乾隆二年(1737),知县傅维祖领用府库钱款承修,不够部分节捐廉俸予以补充。在其所作《重修县城记》结尾写道:“落成之日,登高远眺,四周山色:东有银瓶,西有龙停,南有龙歧,北有石鼓,罗列环拱,错落增辉。虽弹丸邑,不成雉堞,一壮观哉!”,把重修后的县城及四周山色壮观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封建时代,城墙是皇权的象征,是不容挑战的。郑超麟在《髫龄杂忆》详述这么一件事:19世纪的最后几年,代表太常陈垄断县里绅权的族长陈玉鸣,因建房需要到城外取土,为贪图方便而拆去附近一段城墙,被宗族斗争对立的一方丁坂刘从县里告到省里,只好在上面查办此案前连夜把拆去的城墙重新彻好,而且用松明烧烟把新砌的墙砖熏黑充旧,并花钱收买查办人员而终了此案。他还进一步写道:在以后好多年,漳平县口语中也留下了此事的痕迹。无论小孩子游戏时或大人间说笑时,每逢其人闯了祸,陷于窘境的时候,旁人就要说:“拆城,玉鸣兄!”在漳平县的口语中,“城”和“兄”两字是谐音的。

       1659670283944776.jpg             

 明清时期古城墙遗址

民国17年(1928),被称为“乱世枭雄、城建功臣”的闽南著匪,后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独立团团长的陈国辉部驻漳平时,设工务局,拆除旧城墙,拓宽为环城马路。守护城民408年之久的老城墙就这样消失了,今仅存九龙江北岸栈道边西门头至中水门沿江墙面两段合计88米的古城墙在施工中保护下来,成为今天漳平颇为珍贵的明清时期古城墙遗址。

(二)街市

老城街市肇建于首令陈粟,其功之一“列街坊”。最早的是县衙前的主街。明清时代,老城街道狭窄弯曲。东西走向的有从东门至学口(今孔庙)的衙口街,学口至三角坪的青云街,三角坪至三公前的江西街,以及西门外至盐馆(今自主巷口)的打铁街4条,全长约1200米。南北走向的有县衙门前至江边的南门街和三角坪至窟仔尾的霞凤街2条,共长约280米。另有小巷9条。街巷宽度均在2—3米之间。


               1661415957924193.jpg                        

  骑楼式店房旧影

民国10年(1921)马葆珩营驻漳平时,拆除部分房屋,改直街道。民国17年陈国辉部驻漳平时,设立工务局,对老城街道进行大规模改建,将东门至西门弯曲狭窄的街道改直拓宽,拆除沿街两侧旧店面、房屋,重建成骑楼式店房。把东门至三角坪主街改名为中山路;三角坪至教场圩(今漳平一中)改名为中正路,全长约1350米,宽6—8米。城区的主要商店均分布在此街两侧。同时改建的有南门街、中水门街和霞凤街,拓宽后,分别更名为民主路、复兴路和博爱路。两侧新建骑楼式店房。另在县署东侧新建一条自南至北的民权路,路东建有崇文馆和东市场。将文庙西边小巷和三牧第至后塘巷改建为健康路和和平路,并在大坪头新建一座西市场。全城共改建、新建街道8条,总长约2110米。路面多用河卵石铺砌,部分为沙土路。其余小巷多保持原貌。  

                      1661416229396316.jpg                     

                                                    骑楼式店房旧影

新中国成立后,二十世纪50年代,将中山路和中正路进行整修,改铺三合土路面,更名为八一路。将民权路、民生路更名为和平路,并打通佛子阁,向北延伸至火车站。将复兴路、博爱路、老和平路(三牧第至后塘巷)分别更名为新民巷、平等巷和劳动巷。将健康路改称健康巷。另将自东门至西门的环城马路,靠南的命名为解放南路,靠北的命名为解放北路。70年代开始,和平路、八一路等主要街巷先后改铺混凝土路面;80年代初解放北路和解放南路经拓宽、整修后亦铺设混凝土路面,并成为城市的主要商业街。

1661416395112945.jpg


                                                                   (三)建筑
    漳平建县之初,首令陈粟建县署于南门内。正堂居中,前立仪门,后为穿堂、后衙。左为礼、户、吏房及赞政厅,右为工、刑、兵房及库房、监狱等。县署西边建明伦堂。其前为文庙。万历三十四年(1606)文庙毁于火,三十七年重建时,移址于明伦堂右侧。在城东建有布政司署和漳南道署,至清皆圯。东门内建有城隍庙、关帝庙、际留仓、遇仙楼等。东门外有山川坛、先农祠、养济院、天后宫。在东山建有东山书院、文昌阁、莲花岩、东山寺、东山塔等。在西门外建有社稷坛、武庙、演武亭。在北门外建有厉坛、元天阁、菁华书院、火神庙等。在南岸榉子洲建有振文塔。这些建筑多为砖石、土木结构,历经几百年风雨剥蚀、兵燹,屡修屡毁,至民国时期,只剩文庙、关帝庙、八卦楼、东山塔、振文塔等少数建筑物。

  1661416717919217.jpg

                       振文塔、东山塔旧影                   

               

         1661416883388385.jpg

  党校学员合影之背景为八卦楼

民国时期,陈国辉部驻漳平时期,靠派款改建一条街道(今八一路),新建椅楼式建筑和东西两座简易市场;拆除县署建政府二层办公楼1座。在东门外建民众教育馆,在西门演武亭建兵房。另外,在东门外水车尾建中山公园一座。

1661417127907002.jpg

 

1661417173780409.jpg

 兵房旧址(今漳平一中)

 除公共建筑之外,老城有不少古建筑。据郑超麟回忆:东门“大夫家庙”为太常陈氏祠堂,是城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好的祠堂。其他还有城北堀子尾朱氏“太史第”、城西大坪头感化里陈氏宗祠、城南洪厝坪蓝田陈氏宗祠“穀毅堂”。城西有个“三牧第”,据传是郑家的,因为明朝和春郑氏同时出了3个知县而建,但不知怎么为刘家所占有。据笔者调研,还有北门堀子尾蓝田陈氏“登科第”、中水门太常陈氏祖屋“承德堂”、北门开漳圣王派陈氏“霞凤堂”、西门割丘田郑厝“乔荫堂”等。另外还有4座“进士第”以及陈性初、郑超麟、陈祖康、陈善述、黄冠文等名人故居。

            1661417380131956.jpg                   

陈善述故居(西门头)                 

 1661417425605032.jpg

黄冠文故居大门(平等西巷)

老城在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新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办公文教卫生用房,如政府办公楼、县医院、一中和实小部分教学用房、人民戏院、电影院。60年代主要建筑有政府招待所、漳平旅社、工会大楼和部分商业用房,多为砖木结构。70年代后期新建税务、工商、邮电、交通、林业等综合办公楼和以百货、果杂等商场为主的商业用房,多为砖混结构。80年代新建主要有机关办公楼、商业用房、电信、文教卫生设施等,多为5至9层钢筋混凝土建筑。

1661417775518924.jpg

1661417814645357.jpg

 (四)桥渡

 置县之前,小菁社与榉林社两岸往来主要靠摆渡,南岸有龙江古渡。明正德九年(1514),即知县徐风歧在开筑县城的第二年,在城南九龙江上架设浮桥1座,长143米,用24只木船,上铺木板,横架江中,以铁链连接,沟通南北。屡毁屡修,至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时,增船36只,更名为文昌桥。浮桥由官府置桥田收租,以作专人看守维护费用。在东门和北门外建有迎恩桥和拱辰桥,均为石砌拱桥,上世纪90年代犹存。

1661417975983192.jpg

1661418007573628.jpg

 新中国成立后,于1971年动工兴建横跨九龙江的第一座公路桥——漳平大桥,1972年12月建成通车,全长173米,宽9米,为钢筋混凝土吊装拱桥。而浮桥在历经458年的风风雨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被拆除。浮桥作为漳平八景之--龙江虹渡,成了老一代漳平人永恒的美好回忆。

1661418118137260.jpg

1661418165963423.jpg

中水门码头是老城最大码头,往来船只都在此停泊。民国年间,将通街的鹅卵石路面拓宽至1米左右,在江边两侧拾级而上,然后再合成1条1.5米宽的石阶连接街道。1968年重新翻修,石彻台阶的路加宽为3米。中水门码头为货运的集散、中转点。山区的木材、土纸、茶叶等土特产品多由水路运至中水门码头转运华安、漳州、浦南销售于闽南地区。山区所需的盐、糖、布匹、煤油、小百货、海产品等,多从漳州运至漳平中水门码头中转。随着陆路的发展,码头利用率逐年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初,仅圩日附城民船在此停靠,装卸农副产品和化肥等。1996年后,随着江滨路的建设征拆,以及防洪堤的建成,中水门码头彻底走进了历史。

1661418210419495.jpg

                        

1661418241735899.jpg

 (五)水电

老城居民饮水向以井水为主,用水则以河水为主。明清时代,城内主要街巷凿有公井,一些大户院内亦挖有水井。全城约有40余口水井。另在南面城墙开有3个水门,供居民取河水之用。民国时期,城墙拆除后,东门至西门临江处均可下河取水。直至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居民仍以取用井水、河水为主。60年代,城内有水井139口,多数居民饮用井水。70年代将顶郊农用电灌站改为自来水厂,引水入城,至1990年供水普及率为42%,部分单位居民自建机井,自给自用。

1661418356462669.jpg

  老城的排水,明清和民国时期多由房屋四周和街巷两旁开挖明沟排入池塘、城壕和九龙江中。新中国成立后,街道两旁多开挖加有盖板的暗沟排入九龙江。1980年后,修建下水道5000千余米,改建水沟1300米。到1990年,城区排水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污水多未经处理。

1661418413690848.jpg

 照明方面,1946年前,老城多采用煤油灯。主要街巷多在拐弯处设置风雨灯,俗称“天灯”。油灯多用铁皮制成,外加玻璃防风罩,悬挂在木杆上。1946年10月,青年火电厂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万千瓦小时。白天供碾米用,夜晚照明用,仅南门街、中山路和中正路部分路段装有路灯。多数路灯昏黄暗淡,且只供电至晚上10时左右。1958年增添1台25千瓦发电机,仍未能满足全城用电需要。1960年10月,装机3000千瓦的东坑口火电厂建成后,年发电量增至491万千瓦小时。此后始增装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和平路及部分巷弄的路灯。线路总长约6.2公里,路灯增至130余盏,均为白炽灯。此后,又不断延长路灯线路,并在主要街道改装钠灯和汞灯。至1990年,老城大街小巷基本有路灯。

            

1661418475880006.jpg

     1990年漳平老城旧照

       自首令陈粟草创迄今,老城已经552岁了。历经岁月风雨、朝代更迭和城市建设,特别是民国时期拆除城墙、改街和撤县建市以来的大规模旧城改造,老城的原有模样已基本不复存在,但历史沉淀的文明永远不会消失,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留住乡愁,老城记忆自有价值!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