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滴人
2022-04-2715:00:54来源:《龙岩地区志》作者:

郭滴人,原名郭尚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2月8日生于龙岩县湖洋乡一佃农家庭。就学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时,他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刊物,接受了进步思想,立志要把自己的滴滴心血奉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于是改名郭滴人。

1924年,集美学校因闹风潮而停课,郭滴人回到家乡任新积山初级小学教员。其时,北洋军阀赖世璜统治龙岩,强迫农民种罂粟取汁熬鸦片,从中横征暴敛,搜刮民财。郭滴人为了使百姓免遭荼毒,毅然联络各学校教师,发动学生和农民手持“种烟必拔,包捐必杀”的小纸旗,进行游行示威,得到各界的声援,挫败了赖世璜的倒行逆施。

1926年春,郭滴人偕陈庆隆等赴广州参加由毛泽东主持的第6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农讲所结业后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分配到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10月,东路军攻克闽西,郭滴人随军返乡到汀漳龙办事处岩平宁分处工作。他在龙岩城郊创办了宣传人员养成所,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次年1月,中共龙岩县总支委员会成立,陈庆隆任书记,郭滴人任组织委员。他们在考塘乡、湖洋乡建立农民协会,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周围各区乡将农会建立起来,同时还同国民党“左派”人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龙岩各界代表会议上,经过与以劣绅杜连茹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右派激烈斗争,通过了二五减租,对半减息;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禁止纳妾;反对封建迷信,禁止算命卜卦;严禁吸鸦片烟和赌博、宿娼等决议,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势力。

1927年4月15日,龙岩土豪劣绅呼应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勾结反动军队,纠集流氓地痞捣毁岩平宁政治监察署和国民党县党部,解散工会和农会。郭滴人被通缉,只得秘密转移到乡村,继续斗争。7月,邓子恢从江西崇义回到龙岩,郭滴人便和邓子恢等深入农村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发动群众,使龙岩全县除溪口、白砂等少数区乡外,普遍建立起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近10万人,许多区乡还建立了党支部——秘密农会——公开农会三套组织。同年11月,中共龙岩县委成立,罗怀盛任书记,郭滴人任组织部长,邓子恢任宣传部长,县委设在白土镇后田村。

1928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历3月4日)郭滴人、罗怀盛、邓子恢趁地主大做“关帝福”时,领导后田村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摧毁地主武装——“老人拳术馆”。连夜召开群众大会,责令地主交出田契借约,当众烧毁。郭滴人代表县委庄严宣布:“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田地由农会分配。”翌日,又将地主的谷仓破开,把一千多桶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后田暴动开创了闽西土地革命的先声。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入闽,郭滴人先后于5月23日、6月3日、6月19日三次率领游击队配合红4军攻打龙岩城,使龙岩全境获得解放。7月下旬,郭滴人出席在上杭蛟洋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会后,他召开龙岩县委扩大会议,认真讨论闽西特委颁布的土地革命斗争纲领,根据邓子恢、张鼎丞在永定溪南里创造的分田经验,制订出本县分田的具体细则和办法,先在后田村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在全县铺开,前后不过1个月时间,全县各区乡便都完成了土地分配工作。9月,龙岩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郭滴人当选为县首任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年春,闽西苏区发生了“肃清社会民主党”的重大错案,一批批在党、政、军各部门负责的领导干部,蒙冤被杀。在错综复杂的斗争面前,郭滴人开头也曾相信有关“社党”活动耸人听闻的材料,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肃反”斗争。入夏后,随着斗争的展开,他发现优秀的党员和干部相继被害,连他亲自培养入党的早期暴动领导人也被戴上“社党”罪名,难于幸免。他感到这场运动已被坏人所利用。于是,他将这一想法与当时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张鼎丞和担任闽粤赣边省委组织部长的罗明大胆地交换了意见,得到张、罗的赞同。随后,滴人去江西向毛泽东作了报告。7月1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接到苏区中央局的指示,撤销以林一株为主席的闽西肃反委员会,成立以郭滴人为处长的闽西政治保卫处。为了及时制止肃反错误继续蔓延,9月底,郭滴人采取断然措施,处置了在“肃社党”中滥用职权,肆意杀害大批革命同志的林一株等人。11月,郭滴人和张鼎丞到瑞金出席全国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向苏区中央局和毛泽东详细汇报闽西“肃社党”的案情。会后,郭滴人和张鼎丞回到闽西,迅速传达了毛泽东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指示,立即停止“肃社党”,纠正冤、错案件,释放了一大批被关押的同志,安置了受害者的家属,稳定了闽西苏区的局势。不久,他被任命为国家政治保卫局福建分局局长。他在主持专政机关工作期间,经常教育干部不能搞逼、供、信,要执行党的政策,重调查研究。1932年3月,郭滴人当选为福建省委常委。

1933年春,从上海迁到瑞金的临时中央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在福建开展反对所谓“罗明路线”的斗争。郭滴人坚持真理,认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长期在闽西工作,深入群众,熟悉情况,工作方针和政策切合实际,是正确的。大胆为罗明辩护,因而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被撤销了省委的一切职务,派他到一个地方去监督几十个人修筑工事。在此期间,还逼他写与罗明“划清界限”的“声明书”,但他一个字也没写。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第5次反“围剿”遭到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郭滴人被派到红3军团做宣传鼓动和地方工作。征途上,他不顾肺病复发并染上痢疾,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带病坚持工作。到达陕北后,组织上派他到陕北省委任宣传部长,后调中央局组织部任干部科长,不久,他病倒床榻,大量咯血,病中仍挣扎起来赶写《红军长征记》,但只写完《广西瑶民回忆录》一章,便于1936年11月18日与世长辞,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几天后,党中央隆重举行了追悼会。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