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地名文化
龙岩城的前世
2022-03-2410:59:05来源:《遇见新罗--龙岩城的前世今生》作者:邱德昌

龙岩城是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也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城市。历经 1700 多年岁月沧桑的龙岩城,古迹名胜“散落一地”,只是,这碎片化的古老文明,您是否有缘捡拾到?1648091577(1).png

先来说一说龙岩古城的历史沿革吧。

龙岩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龙津河源自小池黄连盂山,出龙门,南至城西,折向东绕过城南,再折向东北,经城之东门转折向东流向雁石,后在白沙镇与从万安流出的藿溪汇合,东流经漳平而抵漳州,称九龙江出海。所以,古代龙岩城的西门、南门与东门均有宽广的龙津河作护城河,易守难攻,自古有“铜龙岩、铁上杭”一说。

古龙岩城的格局,比现在的龙岩城小得多。开始筑城时,更是十分简陋,防御功效如同摆设。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设新罗县,县城只限于大崶山(今九一路新华书店对面、原龙岩市气象局山头)一带,官衙设在山中靠东的位置。元至正十七年(1357 年),达鲁花赤骨花赤马合麻将县衙门改迁到清高山下的南门,从此一正沿用至民国。旧城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修编的《龙岩县记》,文字是根据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修编的《漳郡图经》而叙述的:“岩,初编木为栅,后易以土垣,岁久倾                               藏于龙岩博物馆的汉代瓷器

圮”。原来,最初的龙岩县城墙竟是木栅栏, 后才“易以土垣”。到南宋淳祐九年(1249 年),县令赵崇揆虽用上石头料筑城,但城墙范围还是限于大崶山一带。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龙岩县记》载:“大崶山,一名官寨,在留晖门内,昔人筑寨于此,宋令赵性夫、赵崇揆因而城之,曰赵公城,俗名上城。”因在此建有道观东岳行宫,大崶  山也叫东岳山。东岳宫旁边建有皆山亭 和西爽亭两座亭。宋代诗人姚东写有《皆山西爽二亭》诗:“华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风光自吐吞。闲数炊烟分落,坐收奇观入壶尊。冈峦绕户云生袂,铙柝无声月在轩。更有何人佩黄犊,耕锄已遍落霞村。”这是宋人留在龙岩的仅有三首诗之一,弥足珍贵。可惜,现在愈发城市化、时尚化的龙岩,再也无法见到此诗中之味、之境了。

1648110225817917.png

元代开始扩大旧城。元至正十七年(1357),县令赵昱在大崶山下拓城,城分为上城与下城,但上、下城之间,筑有城墙相隔。到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 年),达鲁花赤锁住闾决定将上、下城合成一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县令赵琏开始拓城,开挖外壕沟来护城。到明洪武八年(1375年 ),县令刘文彧修建了六座城门,不久城门倒塌。正统年间(1436~1449年),沙县农民起义军邓茂七攻龙岩城,由于城内驻军少,特别是龙岩城墙藏于龙岩博物馆的后唐钟 唐开元钱币见证了龙岩县名之缘起如纸糊一般不堪一击,城内百姓房屋全部被烧毁,一片狼籍,惨不忍睹。从此,龙岩政军民痛定思痛,激发了当局者固城拓城、派驻屯军的决心。漳州府随后派出镇海卫(在龙海)百户长石绅到龙岩,设百户所,驻地在北门。

明成化十一年(1475 年),知县韦济较大规模拓城,在城的西北方拓展,也增加了兵力守城,将百户所扩大建制,建立了一个军事指挥所千户所,驻地即设在新拓的城西北方,使龙岩城扩大了十分之三。城墙长达 3571 米,并以砖块和石头在城墙上砌上了女墙(即在城墙上面呈凹凸状的短墙),更好地用于观察瞭望敌情,加强防御;又在城墙上修了跑马的专用道,称马道,设 5 个门楼和 2 个排洪的涵洞。志书上说:“依山阻河,制度雄壮。”至此,龙岩县城算有点规模了,女墙的设置,也美化了城墙。到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伍星奎继续修城,在城南龙津桥前修建谯楼。即军事瞭望楼,城南门头正式修建。整个龙岩城建起了五座城门,各城门均建起谯楼,各城楼修建好后,龙岩县的优秀乡贤、西宫巷人、当朝进士苏鏸,及时请同年进士、当朝的翰林庶吉士杨守阯撰文,文章赞称“坚致伟丽,实与城称。”这又是一个升级版的龙岩城,坚固威武,雄浑壮丽。

但不久,龙岩城的南城被洪水冲毁。洪水大于猛兽啊!城门屡修屡毁,不久,东门之城也遭受到一样的厄运。于是,到了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知县汤相一声令下,开始挖河筑堤,严防水患,从南门到东门修了一条长达594 米、宽近 2 米的河堤,时人称之为“汤堤”。汤相有“文艺范儿”,将东城门命名为“宾阳门”、南城门命名为“迎薰门”、西城门命名为“留晖门”、北城门命名为“拱极门”、西北的城门命名为“永宁门”,龙岩县城门从此有了吉祥和诗意的名字。此时,龙岩城面貌焕然一新,龙岩城扩大为东至东门(今师范附小)、南至龙津河边南门头(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前龙津桥头)、西至西门(麒丰百货大楼一侧)、西北至永宁门(在实验小学旁)、北至北门(松涛花园一带),从而奠定了长达 500 多年龙岩老城的格局。

此时,龙岩城内出现了“三山六岭十八巷”(清道光版《龙岩州志》称“二十四巷”)的繁华景象。

1648111160(1).png

三山,王源有诗“邑有三神山,磊砢青云深”。有多种说法,有人考证“三山”指登高山、大崶山、清高山,民国版三十四年版的《龙岩县志》即有此说。其实不对,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的《龙岩县志》称,以上三山,昔人并称,并谓之“登高山”。三山肯定在城内,有人认为是蔡厝山、梅亭山、后山,但后山是龙岩城的主山(靠山),也不在城外。从龙岩山的走势看,自后山入城后叫黄岩山(今龙岩一中老行署所在位置),下分三座山:梅亭山(中山公园所在地)、大葑山(原地区气象局)、清高山(区政府所在位置)。由此,城内三山应该是大葑山、梅亭山、清高山,此三山并列,自北而南,三山如玉碧,争奇竞秀。明代贡生、当过兴宁县代县令的龙岩人连瓒有诗:“山色留人似去年,小祠阒寂罩轻烟。红尘不到偏宜鹤,翠壁如腾欲接天。日耀龙津移午案,风过虎岭入新弦。寰中未解清高事,试说清高不用钱。”可惜,现在山已易作高楼,看不到诗中之景了。

六岭,即岳岭(为中山街上井段登台阶上山至市气象局所在)、半岭(街心广场通往中山公园)、马岭(九一路西门城墙处,因地势高低差别有一百级台阶,古官员在此骑马上城墙,故称马岭)、橄榄岭(为新罗第一泉下井至原市政府礼堂)、颜岭(区政府边的颜厝巷)、苏公岭(从解放路园中园至松涛小学)。六岭如带,岭岭披绿。南城隔后的罗经井,也叫八卦泉。

十八巷,即下井巷(今街心花园)、南桥坂巷(紫金医药公司对面的沿河路)、学巷(今区政府大院)、塔巷(今闽西宾馆大门)、公界巷(今军民路)、水门巷(今天恒宝花园前)、南门巷(今龙津桥头)、中井巷(今街心花园)、铜钵巷(街心广场口)、石埕巷(联通大楼后面)、东城巷(联通大楼背后)、蒋厝巷(今存)、许厝巷、绣花(胭脂)巷(今区政府西侧)、上井巷(今街心花园)、后路巷(即今劳动巷)、后城巷(麒丰百货大楼旁)、酒厂巷(老百货公司对面)。此外,清道光版《龙岩州志》载,有“二十四巷”一说,即龙岩城巷有水门巷、兴贤巷、上井巷、坑头巷、长乐巷、炉下巷、登高巷、车头巷、白塔巷、下井巷、东城巷、廖瀨巷、后山巷、南车巷、庐田巷、大石巷、楼下巷、和处巷、后田巷、东关巷、下巷、西宫巷、后河巷、中和巷。

如今城市改造,“三山”中,只有梅亭山建成中山公园,仍有山形树影,其他二山和六岭,树和山坡已改了物种,“种”上高楼大厦了。十八巷中,保存下来的只有西宫巷、后城巷、上井巷、后路巷(即今劳动巷)、东城巷、蒋厝巷、石埕巷、绣花巷。

1648112074112306.png

龙岩城有“西宫”和“东宫”之说。原来,龙岩城一西一东分别建有一座庙。所谓“西宫”,即西边虎岭山下建的威惠庙,亦叫“威惠祠”,是在开唐元年间建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版)《龙岩县志》载:“威惠庙,在城西虎岭山麓,祀唐将军、广济王陈元光,开元时建,至正三年(1343 年)重修。”这里写得很清楚,威惠祠是唐开元时代所建,里面供奉的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从河南固始南下入闽平定漳州潮寇和闽西南“蛮獠”作乱,被闽南人尊为“开漳圣王”。唐玄宗追赠陈元光为“颍川侯”,并下诏书在州治敕建奉祀陈元光庙宇。此后,闽南各地开始建威惠庙。龙岩人为什么会建此庙呢?原来陈元光的玄孙陈詠在唐德宗年间镇守龙岩城,其生有五子,四子在龙岩工作生活,或当医生或当教师,并在龙岩繁衍后人。龙岩城东社兴以及城西罗桥、西山、排头、条围、后田等地陈姓,均为陈元光的后人。当然,在龙岩开基的,还有陈元光的部队屯居龙岩者。所以,基于陈元光及其后人对龙岩的贡献,百姓当然遵照朝廷之令,奉之为神了。每年十一月初五这天,正是陈元光牺牲的忌辰,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膜拜圣王,历代香火不断。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时。

龙岩城东门往东三里处有一座显应庙,即所谓的“东宫”。其奉祀之神,原为龙岩县街门中人,姓郑,是龙岩县人,在县衙里担任总管一职,称郑总管。民间传说,其人死后化作神灵,可镇妖魔,保佑百姓平安。没建庙之前,乡间祠他于城东门的威济庙(亦建于唐代,祀唐时平安江山盗贼有功之将陈大忠,后在江山也建了一座,称筋山庙,即现在的石佛公庙)中,称之为“太尉”(最高武官)。到了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 年),往东迁至岳顶岭下另立门户建庙,称显应庙。宋淳祐七年(1247 年)朝廷又封之为广灵侯,这个庙,也叫广灵庙,史称东宫。因威惠祠在城西,称西宫,这座庙在城东叫东宫,庙后面的山也称之为东宫山了。民国时,有一首童谣极生动,唱出了龙岩老城及四周的古建:“西宫唐王,南门桥房;东宫圣王,北门杉筒;岳顶龙王,衙口城隍;双路亭牛王,报恩寺大人;沉篙潭獭王,上井头灯笼;龙岩洞蛟王,后北门仔营丛。”童谣里提到的西宫,是指威惠祠庙;东宫,是指东关楼外的广灵庙。

“响泉出城中,双流泻清素。”龙岩城实为泉城。历史上龙岩有八景,其中为泉水命名的就成为一景,此景叫“双景流泉”。原来,新罗区城内冷泉众多,地下水资源十分充沛。旧县志称有“五井流泉”的说法。五井,其中上井、下井合称“双井流泉”,还有灵源(在东宝山上)、龙湫(在龙岩洞)、罗经井(在南城隔后溪边)。此外,龙岩城内还有水门巷的宣化井、学宫前的兴文井、东城门处的朝阳井、西北千户所处的太和井、苏公岭下的潭边井、龙津河南岸边的龙津泉、北门的北门井等。最著名的自然是“双井流泉”,其下井还在流淌着清净的泉水。现在,井水处建亭立碑,绿树成荫,亭台水榭,“双井流泉”名胜建成了一个小公园。龙湫位于龙岩洞边上,是官府和乡民祈雨之处,可惜现已枯涸。城南的罗经井,也叫八卦井,在溪南隔后桥丰溪河畔。因井呈八卦状,泉水至今仍清冽甘甜、喷涌不绝,市民多在此取水泡茶或洗衣。龙岩沉缸酒厂就在其边上,用其水制作的沉缸酒,驰名古今。如今,罗经井与河滨绿道美丽风光融为一体,观赏者络绎不绝,古老的井泉再次焕发青春。

当代人有聪颖者,编了一首顺口溜,道出老龙岩城的地名:

新罗区,龙岩州,千年巨变岁悠悠。

橄榄岭,凤凰隔,虎岭松涛啸北坡。

四口井,十八堂,双井流泉酿琼浆。

牛尿巷,码头宫,挺秀宝塔立河中。

东门外,车头岭,侨声影院看电影。

铜钵巷,南门头,登高潭水碧清幽。

龙树头,社兴桥,鸬鹚渔火照通宵。

东桥亭,姑婆宫,浮桥铁链过河东。

翠屏山,龙岩洞,金龟驮起玉玺峰。

莲花寺,天马山,石锣石鼓震天边。

平寨尾,十八巷,东宝春云悠荡荡。

中山园,转猴洞,龙川晓月皓长空。

看完城,近黄昏,请你吃碗清汤粉!

现在,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转到龙岩古城的周围,考察它的传统地理空间格局。

龙岩城环城皆山,夹在博平岭与玳瑁山之间,北高南低,北接连城之山,自连城与新罗交界的廖天山入岩。廖天山下分三座山:白云山、邹家山及万安镇各山。白云山折向西,下分寨门山和双髻山,寨门山又下分采眉岭和黄连盂,黄连盂被称为“龙岩之祖山”。

传统龙岩城的格局,以龙州州县所在地即今区政府边水门为中心,龙岩县衙之后靠山是清高山、黄岩山、后山(北寨山)、芙蓉障(俗名鸡箝山),黄连盂往东北接寨门山、白云山、廖天山至连城。案山是南城的莲花山,朝山为东肖奇迈山。民国三十四年版的《龙岩县志》志云:“环岩皆山也,山之主干,来自博平岭山脉之杉岭,由连城入境,崛起为廖天山,为岩连之界山,亦即为岩境诸山之鼻祖……主脉东行分水隔隆起为寨门山,由此入岩辖,分为黄连盂、采眉岭二大山脉。黄连盂在小池之北、铜钵之西,为寨门山入境,东走一分脉为全岩中干诸册之祖。”由此看来,古人把黄连盂作为龙岩的祖山。黄连盂海拔 1812 米,是闽西第二高峰(第一高峰为上杭步云狗子脑,海拔 1816 米)、龙岩第一高峰。从黄连盂以下,分六支脉,为芙蓉嶂、西岐山、寿山、紫云山、天宫山、出水盂。芙蓉峰下为龙目山,往南伸延下来便是北寨山,西出蜈蚣山至虎岭山,东出是青山、东宫山南下(即中路而下)的是黄岩山(今龙岩一中老行署所在位置)。至此,又下分三座山:中为梅亭山(中山公园所在地),西大葑山(原地区气象局),东为清高山(区政府所在位置),人称城内三山。古人把龙津河对面诸山(如登高山、莲花山、乌石山)称为文山,即案山。东南最远处的奇迈山九峰连绵耸立,则为美丽的朝山了。

当代的龙岩城,随着市政府南迁整个格局大变:以市政府为中心,它的案山则为东肖的仙宫山,朝山则为奇迈山西侧的寨毛岽了。以市行政中心为龙穴,整个城市西移南扩,面积增加好几倍。城市的两条中枢线—龙岩大道和龙腾路,从东肖直通江山,将城市的构架充分展开,城市建成区主体区域,包括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城、西陂、曹溪、东肖、龙门、铁山等 10个街道和红坊、江山两个镇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及向周边扩展适宜建设的山体区域,规划用地面积合计约 248 平方公里。从老龙岩城弹丸之地的怀旧中,猛然睁眼看现化化视野下的龙岩城,令人如出桃花源洞,恍若隔世,不知有“秦汉”,亦找不着“龙岩”矣!

(作者系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