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中山镇,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镇,人口仅2万人,却居住着100多个姓氏的人家,最多时有108个姓氏。因而中山镇也被誉为“百姓镇”。2014年2月,中山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山百家姓文化园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百家姓文化园都会迎来不少游客。在中山镇的中山百家姓文化园内,游客们不时地驻足各姓氏楹联前,了解姓氏由来。“早就听说这里有座百家姓文化园,武平所有姓氏的源流和典故都在这里,趁着清明假期,我特意带孩子过来看看,也算是寻根。”武平东留镇的钟茂晖和孩子停留在自家的姓氏楹联前,向孩子讲述着自家姓氏的来源。
十八将军入中山
中山镇位于武平县城西南,距县城12公里,现辖11个建制村,总人口2万多人。
在中山镇的中心区域老城的入口处,有一个百家姓公园,公园的中心竖有一块“百姓镇”的石碑,公园周围放置着一百多块巨石,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一个姓氏。据镇里的老人介绍,中山镇历史上姓氏最多时有108个。
中山是个千年古镇,地处闽粤赣三省边界,山峙人稀,地势险要,素有“全汀门户”之称,从唐代闽西始置汀州到北宋武平开县之初,中山一直是镇、场、县的治所。关于镇中百家姓的由来,最为人所熟知的原因便是“军籍人”的迁入。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在全国设立卫所,中山镇古时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故筑城设立千户所(又称武所)。一支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千人军队在中山长期屯田守城,这些军人世代繁衍至今,当地民众把这些人称为“军籍人”。那次设所给中山带来了35个姓氏,传说设所时主要是由十八位将军带领军队驻守武平,而十八将军每人带了一位副将,每一人都是不同姓氏(有两人姓丘除外),当地还流传着十八将军的十八姓氏歌:“贾陈张向余、危洪程、祝莫乐,侯毛古董叶夏陶”。因而今天村民们更多的是用“十八将军”来称呼他们。
中山镇程荣春便是军籍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就是十八将军之一。程荣春自小便在中山长大,对于百姓镇以及军籍人的历史,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七分屯田,三分守城,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分工的。”程荣春说。
军籍姓氏的迁入,是中山镇成为百姓镇的重要原因。此外客家人的南迁也是中山镇姓氏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西晋之后的几次南迁热潮让大量中原人定居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其中,中山又邻近江西、广东,一直是镇、场、县治所在地,经济富庶,水陆交通方便,吸引了大量客家人的迁入。
清顺治年间对武所的三次屠城让武平所成了一座空城,为了恢复武所的生产生活,当时清朝当地政府从附近县城移民到武平所,这也是中山镇成为百姓镇的另外一个原因。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山镇的人口逐渐增加,但姓氏却有减无增。“目前中山镇共有102姓,有6个姓氏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中山镇文化站站长饶高元告诉记者,数百年来,中山镇的这102姓,从多到一姓上千人到一姓仅一户,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如今在中山镇中人口较多的危、张、李、钟等姓氏,每一姓的人口大概有2000人左右,而较少的蔡、余等姓氏,则只剩下了一户人家。
如今,102姓氏分布于中山镇11个建制村中,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闽西的“京城”——小南京
十八将军带来的不仅仅是35个姓氏,还有当时的具有京城应天(南京)特色的一系列风俗习惯,至今影响着中山镇中人们的生活,因而中山也有着“小南京”一说。闹花灯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明洪武年间,朝廷在中山设千户所,十八将军带领军队入驻镇守,在完成任务后,每逢元宵节,战功累累的将军们不能回南京城观灯,为了稳定军心,给军士们有种身在京城的感觉,明太祖朱元璋便破格批准武平千户所可以按照南京城的规矩,元宵节大闹元宵。
元宵闹花灯,武平其他各乡都有,但只闹元宵一天。而中山闹花灯却从正月十三到十九,历时七天。从正月十三那天起,镇里各姓氏祠堂,添男丁的家庭以及城里的十三庙都要上灯,花灯上有山有水,还有各种戏文故事。
元宵期间的夜晚,走在古街上,沿街两侧的骑楼式老房子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在五颜六色的花灯照耀下,小孩三五成群提着鲤鱼灯、莲花灯穿梭在人群中,十分热闹。“有食无食,食到正月二十;有聊无聊,聊到灯了。”这句当地人常说的谚语就是武所闹花灯盛况的真实写照。
如今镇里虽没有了“所城十三庙、庙庙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却也仍保持着连着七日闹花灯的习俗,现在只要新添小孩的家庭都要上灯。
程荣春祖上一直从事宫灯制作,如今他也成了镇里为数不多的宫灯制作艺人之一。2014年,借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春风,程荣春受邀到中山镇中心学校开设宫灯课。“为了上课,我还自制教材,每周三、四各一节课,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参与选课。”程荣春说,宫灯制作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学期选他课的学生都有三四十人,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还会举办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宫灯展,“这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能将宫灯文化推广和传承下去。”
除了闹花灯,十八将军还带来具有南京皇城风格的建筑,八角楼、燕子尾无一不带有皇城建筑的影子。可惜由于时间变迁,加上人为的破坏,这些建筑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汉剧是中山镇的另一项文化瑰宝,据饶高元介绍,中山镇还是闽西汉剧的发源地之一。2008年11月,中山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汉剧)文化艺术之乡”。与军家话、宫灯等传统文化一样,中山镇的汉剧也一度濒临失传,2014年,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镇里20多位汉剧爱好者们自发组建了“同心汉剧艺术团”。“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排练,至今排练的剧目已有20多个。”团长卢巧英说,如今县里有晚会或者文艺演出都会邀请他们表演,随着在观众面前亮相的机会增多,越来越多人喜欢上了这项传统艺术。“近两年就有七八位爱好者加入到艺术团中,每年的演出也增加到了20多场。”卢巧英说。
独具特色的“军家方言岛”
自清雍正朝以来的300多年,一个小镇里拥有上百姓氏,这样全国罕有的现象让中山镇名声在外。与此同时,中山镇的另一文化现象同样罕见:这便是由军籍人带来的与各种方言相融合而成的军家话,相比百姓镇的成形,军家话的历史更为悠久,至今已有600多年,因而中山镇也被称为“军家方言岛”。
十八将军带军入驻后,当时在中山形成了两种语言,一是军家话,二是客家话。由于驻兵来自江苏、江西、安徽等多个地区,各操不同方言,也延续了原军队的部分用语。但各地方言不同,士兵们和当地人交流困难,为了让官兵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也为了加强与当地人的联系,驻军官兵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语言。
当时,十八将军中有十一位来自江西,而赣方言又较容易掌握。军家话就以赣方言为基础,沿用部分原军队用语,融合各地方言,并且在与客家人的长期生活中,吸取客家话元素,最后在长期的蕴育中形成了如今的军家话。
现在,中山镇中讲军家话的人口有近万人,占镇总人口的一半。分布于老城、城中、新城、武溪、太平、龙济、阳民、三联以及原属于中山镇的城厢乡的长居、下东村。
军籍人对于军家话的传承都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仅将军家话传给子孙后代,还要求嫁进军家的媳妇也须学会军家话,而这也是军家话能世代相传留存至今的原因。这部分人会讲客家话,也会讲军家话,但在家中或与军籍人在一起时,他们都用军家话交流。
随着时代变迁,现今军家话的传承却遭遇一些困难,许多孩子或从小随父母外出上学,或从小学习普通话,说军家话的机会不多,导致许多孩子军家话讲得并不流利。为了让这独特的方言传承下去,中山镇中心学校数年前就将军家话列为传统文化入校园的项目之一,专门开设军家话课堂,由专人教授孩子们军家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