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国家有关部委落实中央政策,大力加强了对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扶持力度。但作为同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闽西(龙岩),却没能享受到同等的政策待遇,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在全党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今天,龙岩应该大力宣传闽西原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理直气壮地争取国家有关部委落实与赣南原中央苏区一样力度的扶持政策,以加快闽西原中央苏区的发展步伐,告慰长眠地下的数万名闽西英烈和300万闽西原中央苏区人民。
为了更好地宣传闽西原中央苏区突出的历史贡献和地位,必须把握以下史实:毛泽东、朱德等当年如何领导开辟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以及闽西、赣南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闽西、赣南这两块中央苏区核心区的不同特色。
一、中央苏区宏伟蓝图的绘制和以闽西、赣南为核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
1929年1月中旬,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闽西。3月14日,红四军一举占领了当时闽赣两省边界最为繁华的重镇汀州城,这是意外的收获。为此,朱德曾感叹道:“出现了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
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下山后,经过沿途与敌人的多次较量,并开展广泛的调查以后,发现福建全省、浙江全省、赣东赣南两边,统治阶级的军力非常薄弱,赣南、闽西党组织、群众斗争基础比较好,这一带经济状况比井冈山地区要好得多;同时地理上僻处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边界地带,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易于割据。特别是到了汀州后阅读了不少城市的国民党报纸,了解国民党军阀混战在即,便于红军行动和发展的有利形势。3月20日,毛泽东在汀州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红四军、红五军及江西红军第二、第四团,在国民党混战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这就是中央苏区最初的蓝图。正是这一蓝图促使中国革命从低谷走向高潮,中央苏区得以迅速建立和发展。
此后,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至1929年11月,闽西已扩展成为继井冈山之后全国最大的红色根据地之一。1930年3月18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到1931年4月,闽西苏区已建立了9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即永定、上杭(武杭)、龙岩、(长)汀连(城)、连城、汀东、饶(平)(平)和(大)埔以及五(华)兴(宁)龙(川)县、蕉(岭)平(远)寻(乌)县,后两个县不久划归广东东江地区管辖。
与此同时期,到1930年春,包括兴国、于都、瑞金、赣县、安远、寻乌、信丰、南康等县的赣南根据地形成。3月22日,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赣南根据地不断发展。这年10月,原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扩大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并先后建立了信康、万太、公略、胜利、南丰、广昌、石城等县苏维埃政权。
1931年4月,中共中央对中央苏区的区域范围作了调整,以赣西南、闽西苏区为基础组建中央苏区。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苏区扩展到30多个县境,建立了24个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设都瑞金。至此,中央苏区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中央革命根据地形成时,主要是以闽西、赣南为中心,以后逐渐形成以闽西为核心的福建中央苏区和以赣南为核心的江西中央苏区。在福建方面,随着反“围剿”斗争的开展和苏维埃区域的拓展,地处中央苏区东面的闽西北和闽北等福建大片区域纳入中央苏区的范围。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长汀隆重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标志着福建苏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闽西北、闽北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1933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建宁县召开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这样,随着中央主力红军的不断征战,以闽西为核心的福建中央苏区疆域进入了鼎盛时期,辖有福建、闽赣两省37个县,占据中央苏区版图的半壁江山。
在江西方面,1933年7月,中央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决议》后,改变旧的行政区划,先后在赣南苏区增设了洛口、龙岗、杨殷、赤水、长胜、西江、门岭(筠岭)和太雷、康都等新县。同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又决定从江西省中划出于都、会昌、西江、门岭、寻乌、安远、信康等县,设立粤赣省。9月6日正式成立了粤赣省苏维埃政府。
至1934年春,整个中央苏区设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和瑞金直辖县,先后共辖66个行政县。以后到1934年7月,还从江西省、粤赣省划出四个县,建立了赣南省。
总之,中央苏区疆域范围常常随着战争发展的情况时有伸缩,多有变化。但是,均以赣南、闽西为其核心区域,其余后来建立并纳入中央苏区版图的,大多是中央红军势力范围所及的县份或中央苏区周围的主要游击区。
二、闽西、赣南两个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共同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闽西、赣南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建的中央苏区的主体,是核心区域。离开这两个主体和核心区域,就不可能有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两个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共同点与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
(一)闽西、赣南苏区土地革命发动较早,坚持时间最长,是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中革命环境最为艰难、斗争形势最为险恶、挫折曲折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闽西、赣南地区都是1926年开始建立中共党组织,1928年举行一系列武装暴动,并在暴动基础上建立游击队和正规红军,在吉安县东固建立过秘密的红色政权,在永定县溪南区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分田斗争。正是由于闽西、赣南地区具有良好的党和群众基础,有多次武装起义斗争的经验,才为红四军下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闽西、赣南地区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在这里,党和红军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书写了光耀中华的历史。这里一直是国民党军队重点“围剿”的区域,直至中央主力红军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和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是中央苏区最后沦陷的地区,也是掩护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最多,坚持斗争最为残酷、最为艰巨的地区。
(二)闽西、赣南苏区创建了中央苏区主力红军,使中央红军经受了艰苦卓绝的锻炼,为建设人民军队、开展人民战争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是由红四军为主发展起来的。到1930年6月,红四军和闽西的红十二军及赣西南的红六军在闽西长汀(汀州)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为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团已由下山时的3600余人发展到2万余人。此后两年中红军迅速扩大,到1933年底,中央红军辖有一、三、五、七、八、九,共6个军团,约10万人,占当时全国红军正规部队总数30万人的1/3以上。除了主力红军,闽西、赣南苏区还组建了20多万人的地方红军、赤卫队。总之,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赣南有20余万人参加红军,成为中央红军的基本力量。中央红军经受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的烈火锤炼,同时,在闽西、赣南苏区,人民军队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已初步明确,并开始形成一套革命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原则,为人民战争科学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三)闽西、赣南苏区是作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20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初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闽西、赣南为中心创建中央苏区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中国革命道路,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统一战线,以及后来被视为它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已经形成或具雏形。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在理论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在此起步。
(四)闽西、赣南苏区是中共学习治国理政的实践基地,在这里进行了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局面。
以闽西、赣南苏区为基础创建的中央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枢。在这里,党积累了治党、治政、治军和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同时,党在中央苏区创造各方面建设的经验,对其他根据地产生了直接而广泛的影响,从而推动其他根据地的发展,开创了全国土地革命战争的新局面。
(五)闽西、赣南苏区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和组织、管理人才。
闽西、赣南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是以牺牲闽西、赣南近14万英烈和数十万革命群众为代价的。在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党的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许多重要成员,都在这里战斗生活或担任过职务。在这里培养的党政军系统数万干部的幸存者,不少成为新中国的领导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建国后授衔的十大元帅、十大将和其余将军中的绝大多数,以及中央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和首批驻外大使等的大多数。因此,它为新中国的诞生作了重要的干部准备。而从闽西、赣南苏区走出来的也有张鼎丞、邓子恢、曾山、陈丕显等一批党、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有刘亚楼、杨成武、陈奇涵、萧华、赖传珠等200多位将军(其中赣南有132位、闽西有71位)。
三、闽西、赣南是两个各具特色的中央苏区核心区
闽西、赣南苏区这两个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山水相连,两地人民中的绝大部分是客家民众,他们之间语言相通,风俗习惯大致相同,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的主体,是苏区社会的创造者、建设者和保卫者,共同推动着苏维埃革命并影响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但是,闽西、赣南苏区这两个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革命的形势、环境和所担负的任务有所不同,也造成了这两个核心区域的差异性和不同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从革命发展进程上看,闽西苏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前半期影响大,赣南苏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后半期影响大。
1931年“九一八” 事变之前,是土地革命战争前半期,也是革命根据地创立、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相对而言,闽西苏区在全国土地革命战争中影响较大。
首先,红四军于1929年5月第二次入闽后,以闽西为中心拓展红色区域。至1929年11月,在龙岩、上杭、永定、武平、长汀、连城、漳平、宁洋等县范围内建立纵横数百里的红色根据地。参加过创建闽西根据地的肖克将军后来撰文说:“在当时,从全国各苏区情况看,闽西是最大的红色根据地之一。”至1930年3月闽西苏区形成后,又逐步向周边扩展。后来中央规划把闽西苏区与广东东江苏区合并,组建闽粤赣苏区。到同年底,这里已成为中国南方六大块苏区之一。中央还规定“闽粤赣这一苏区,无论如何总要保持它与赣西南可以打成一片的联系,并且要迅速的完成这一打成一片的任务”。这项任务到1931年秋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才最终完成。
其次,红四军及闽西党组织在闽西苏区制定完善了一套土地分配政策,并领导苏区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五十多个区六百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八十多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这套土地分配政策,后来推广至整个中央苏区,并为各革命根据地普遍采用。
最后,闽西苏区创造的“朱毛红军的经验”,包括建党建军的原则、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经验等,逐步被推广到各个苏区,促进了全国许多根据地及红军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前半期,闽西苏区特别为中共中央所倚重,常常为中央文件所提及。正如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在《红旗》报上撰文指出的那样,“他们的政治影响在全福建乃至东江赣南工农群众中间都普遍的扩大”。
而赣南苏区在全国的影响是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设都瑞金之后;再加上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由上海迁至瑞金,这里便成为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心,成为全国瞩目之地。
(二)从战略地位上看,赣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政治中心,闽西苏区是经济中心。
在赣南、闽西苏区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一个与国民党南京政府对峙的苏维埃国家政权,是中共中央早就筹划的重大决策。1931年9月,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这就坚实地奠定了召开全苏“一大”、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根基。中共苏区中央局原先考虑把红色首都定在闽西的长汀。后来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在瑞金居中指挥”。才有这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并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是,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的政治中心。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闽西苏区致力于发展苏区经济,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作为赣南、闽西各县物资集散地的汀州,当年的手工业、公营工业占了整个中央苏区的一半,这里交通方便,商店林立,市场繁荣,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周恩来曾经称赞道:“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此外,闽西苏区的宁化,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闽西苏区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三)从担负的任务看,赣南苏区是军事斗争的主战场,闽西苏区是后方保障基地。
在中央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战争中,中央红军主要采用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把主战场设在赣南苏区。这是因为赣南,特别是赣江东岸是苏区腹地,这里地域极为宽广,连着赣、闽、浙边界,有平原、山区,没有大的江河阻隔,回旋余地很大,便于红军在运动中寻机歼敌。这一抉择为红军打破敌人的一至四次“围剿”奠定了基础。
而闽西苏区由于地处闽粤赣三省边沿,山岭重叠,地形险阻,机动范围、周旋余地较小,便于处在绝对优势的敌人分割包围,因而不适合作为应对敌人的主战场。加上当时闽西的经济状况比赣南要好。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早在1930年底中共中央就对红军作出训令:“第一、三军团在目前情况之下,应以赣南和赣东南为作战地区;而以闽粤赣(即以闽西为核心的闽粤赣苏区)为后方根据地”。同时,党和苏区政府更加注重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闽西。这点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中央苏区领导人多次深入上杭才溪乡和汀州市作调查、指导经济工作就可得到验证。此外,在苏区政府与原国民党十九路军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签订抗日反蒋协定以后,闽西苏区加强了商业贸易,采购了大量苏区紧缺的物品,这对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由此,,闽西苏区逐渐成为中央苏区的后方保障基地。
(四) 从所起的作用看,闽西苏区是重大理论与斗争经验的创造地,赣南苏区是实践推广地。
从1929年初到1930年初,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完成了许多转变,推动并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一期间,无论是土地革命总路线的形成,还是以乡村为中心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确立;无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建党建军建政纲领的制定,还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都是发端于井冈山时期,而形成于古田会议前后。再加上这一时期,由于闽西苏区善于探索总结,又得到了红四军和毛泽东的帮助与指导,这里创造的分田政策、劳动互助、粮食调剂、办理合作社和工农银行等等的经验,以及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条例,都是整个中央苏区较早、较完备的。由此,闽西成为重大理论的建树地和斗争经验的创造地。
而早期的赣西南苏区由于党内出现意见分岐,迟迟未分田,土地革命不能全面发动和深入进行,其建政实践不如闽西苏区丰富。直至1930年上半年红四军转战赣南后,赣西南地区的土地革命借鉴闽西的经验才得到全面开展。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之后,吸纳各个苏区(特别是闽西)经验加以推广,赣南苏区成为推广经验的实践基地。
(五) 从深远影响上看,赣南是革命斗争的反复区,闽西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在敌军大举进攻的严重局势下,由于中共中央分局负责人未能及时转变斗争方式,致使留守赣南苏区的上万红军部队大多拼光。最后,被压缩在以油山为中心的粤赣边、上(犹)崇(义)和汀(州)瑞(金)边等狭小地区坚持游击斗争。到1938年初下山集中整编新四军时,仅保存了450人左右。尓后从1939年6月至1945年7月,赣南在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蒋经国治下成为所谓的“模范”区。赣南的中共党组织从1939年底以后屡遭破坏,逐渐停止组织活动,转入秘密斗争,直至1949年5月才恢复全区性的中共赣南工委。因此,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历程上看,赣南革命斗争出现过反复。
而闽西地区则是中国革命在南方长期坚持的重要据点。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这里及早地完成了战略转变。闽西游击区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斗争,在危难中保存并发展了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开辟了大片的游击根据地。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尚有1200多人。至1938年春集中整编新四军时有2600余人。新四军第二支队在龙岩北上抗日后,闽西地方党组织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逆流,保存与发展了党组织,保存了大片老游击根据地,并开展了保田斗争,使龙岩、上杭、永定等县仍有20余万亩的土地一直保留在农民手中,直到全国解放,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闽西因而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红旗不倒”的两个地区(另一个是海南的琼崖)之一。
综上所述,闽西不仅是中央苏区蓝图的绘制地,而且它与赣南一样,同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同样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它的历史地位比之赣南毫不逊色,闽西原中央苏区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超过赣南,这是不容抹杀的历史,是永远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