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地情文化
闽西文化遗存
2021-11-2309:29:04来源:《龙岩地区志》作者:

【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存】  在龙岩适中龙埔村山间盆地上采集到石器4件,即石钻、尖状器、凸刃刮削器和石片各1件,器形细小,燧石质,加工精致,人工打击特征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尤玉柱于1990年10月鉴定其年代为旧石器到新石器的过渡阶段,即距今约1万年。这些石器与漳州北郊台地发现的石制品相似,同属“漳州文化”内涵。

 漳平奇和洞遗址:该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在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与遗物。遗迹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石铺活动面、灰坑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址、灶、火塘、柱洞、灰坑等。遗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动物化石、煤矸石、动物骨骼、螺壳等。

【新石器时代遗存】  遗存分布:武平54处、永定16处、长汀13处、上杭6处、漳平6处、连城4处、龙岩3处,均发现少量石器和陶器。石器种类有镞、锛、镰、斧、环、锉、砺石等,尤以磨制石镞、石锛最为常见,器物体型较小。陶器质地以泥质灰陶、红陶、夹砂红陶、黑灰陶为主,火候低,多为软陶。夹砂黑皮陶、灰陶最为常见。完整陶器极少。陶片可辨器形有:罐、壶、豆、釜、尊、杯、钵等,以罐、壶为多,出现少量鼎足。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刻划纹、曲折纹、鱼鳞纹、蕉叶纹、网格纹及素面。纹饰较浅,不清晰,欠工整。

【商周时期遗存】  遗存分布:武平114处、长汀119处、上杭82处、永定55处、漳平45处、龙岩42处、连城34处。此时期遗存点分布广、遗物多,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小山头上,这些山顶部平坦光秃,坡度缓,遗物一般暴露在山顶或半山腰地表上。其分布的点以汀江上游和武平平川河两岸分布最为集中,在长汀县的河田、南山、涂坊发现的有67处;武平县平川河两岸的城厢、平川、万安发现有101处;而上杭县境内的汀江两岸小山丘却很少,多在汀江支流或有水源的小山头上。暴露遗物较为丰富的地点是:武平城厢苟陂坑村、万安乡刘屋村、十方镇彭寨村;长汀县河田乌石岽;漳平县永福镇蓝田村刘柄茶山;上杭县古田镇新村背头山等地。商周出土的石器以磨制石镞、有段石锛为多,并出现石矛、石戈和釉陶(原始瓷)。器物特征与新石器比较有明显的变化:石器体大而精致。石镞的锋与铤区别明显。有段石锛,体大且磨制光滑,常型小石锛少见。陶器火候较高,质地坚硬,不见软陶,可复原的器物也多。陶器纹饰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素面极少。纹饰有云雷纹、回纹、米字纹、双线棱形纹、蓆纹、棱形方格纹、网格纹、水波纹、弦纹、长短格纹等。纹饰一般印在器物外壁腹部上,也有通体印纹饰。常见是一种纹饰印在器物上,也有由几种纹饰组合印在同一器物上。纹饰清晰、规整,富有变化。器物口沿、颈部、底部有明显轮制痕迹。

【秦汉时期遗存】  遗存分布:上杭9处、长汀6处、武平6处、龙岩2处。此时期遗存一般不见石器,暴露的遗物绝大部分是陶片。陶片火候很高,质地很坚硬,敲之铿然作声。以夹砂深灰陶为多。纹饰有水波纹、方格纹、蓆纹、回纹、弦纹、篦点纹,纹饰工整、均匀、较深,胎壁厚重,器型高大,与商周时期的陶片质地、纹饰相比较有明显的区别。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