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地情文化
龙岩三贤祠
2021-04-1910:01:46来源:《龙岩文史资料》作者:郭鹰

1618798097515317.jpg

龙岩洞位于龙岩城东翠屏山,是龙岩地名的由来,也是龙岩文明的象征。这里曾经风景优美,文风鼎盛,以王源为首的历代文人学者留下的诗文名篇,再现了龙岩洞曾经的风光,以及龙岩人民千百年来对它的呵护与传承。据民间和有关学者考证,历代以来这里文化古迹甚多,形成了以龙岩洞为核心的文化景观,比如龙岩洞旁建有蝴蝶亭、朱文公祠、文信公祠等,传承着积极进取的儒家文化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朱文公祠、文信公祠等古祠早已无迹可循,它们位于何处?建于何时?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近日,笔者在阅读乾隆三年版《龙岩州志》时,惊喜地发现龙岩洞旁曾经有一座祠堂,名曰三贤祠,供奉着三位名人—朱熹、文天祥、王阳明。这座三贤祠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朱文公祠、文信公祠的存在,还原了龙岩洞的历史原貌。

《龙岩州志》载,明朝崇祯年间,知县邓藩锡将朱熹、文天祥两祠合祀。清知县左岘以漳赣巡抚王守仁,即王阳明与朱熹、文天祥同祀,为三贤祠。更为可贵的是,三贤祠祝文保留完好,全文为:伏惟三公,武纬文经,紫阳诠注,圣道昌明,功垂奕世,祀袱庙庭。丞相忠贞,移屯湖村,运遘阳九,取义成仁。文成立说,良知是程。威行漳赣,勋载旗铭。一堂合祀,洁牲荐馨。尚飨。(《龙岩州志》140页)

这段话明确了朱熹(即朱文公)、文天祥(即文信公)至少在明朝崇祯年间已经两祠合祀,到了清代祠中加入了王阳明(即文成公),于是有了三贤祠的说法。那么民间和有关学者提出的朱文公祠、文信公祠确实是龙岩洞的重要古迹,但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祠。三贤同祠在各地均有存在,但三贤的具体指向各不相同,像龙岩的供奉朱熹、文天祥、王阳明三贤的在全国都十分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龙岩人民将这三位重要的古圣先贤建祠供奉,是极其恰当而且影响深远的。

朱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1130-1200年)受朝廷委派为漳州太守(宋漳州府下辖龙溪、漳浦、长泰、龙岩等四县)。朱熹在守漳州一年期间,曾巡视过龙岩,针对属县龙岩存在的不稳定问题,采取加强行政管理,对官吏进行约束,对百姓进行教育的办法,及时纠正,促进民心向善,达成社会稳定。他留下三篇榜文《劝农文》《谕龙岩属民教文》《龙岩学宫记》,对龙岩的社会治安、风化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为龙岩带来积极的儒家文化精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来到闽西。当时,阿刺罕率入闽的元兵对南宋改行诱降政策,沈安府以建宁县降元,王积翁以福州降元,蒲寿庚以泉州降元,黄弃疾以汀州降元而龙岩江山的郭氏兄弟正是在一片投降浪潮中响应文天祥之号召,举旗抗元。仅一个多月,文天祥的兵力就由一万多增至三万多。这让文天祥真切感受到来自民间的侠肝义胆,民族大义。文天祥起兵勤王、捐献家资、招募豪杰、组建义军、以卵击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可以临危受命、深入虎穴、深陷囹圄而无所畏惧,甚至忍受整个国家的背叛,却依然坚持抗元,他将可贵的民族精神带进龙岩,带进龙岩人的精神世界。文天祥和他的官兵在龙岩的江山、适中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充满尊严的顽强抵抗,他们昂首面对侵略者沾满鲜血的屠刀,心中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心中始终装着民族的大义,成为龙岩人千百年来崇尚的精神图腾!

王阳明的光辉,不亚于这两位前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他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但他的一生,又坎坷波折,历经贬谪、受诬、辞官、病老、暗杀等大不幸,却始终坦然处之。当不了官,就飘然入山,治学讲学,匡时济世;一旦国难当头,朝中无人,又不计前嫌,再度出山。明正德年间,王阳明以左佥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一面平定闽粤湘赣民变及叛乱,一面倡导“良知”、移风易俗,对这些地方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心学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他的功绩深入人心。龙岩作为漳州的一部分,自然成为心学的传承地。因此,继朱熹理学、文天祥浩然正气之后,王阳明心学成为龙岩民众的又一精神支柱。

龙宫三贤祠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三位圣贤对龙岩民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此,这个在朱熹笔下粗鄙落后的南方小镇,有了《龙岩州志》中记载的“城内十八巷中,官邸民宅庇联,民风淳朴,名人硕彦,擢科第而登显要者,源源相继,岩士大夫济济林之。”出现了石应岳、蔡梦说、王命璇、邓子恢、魏金水等一大批拥有大山风骨和品格的历代名士记住他们,也就记住了龙岩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他们,也就传承了龙岩人的精神和品格。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